【爆】景泰蓝制作匠人一门手艺坚守了40年

  游客参观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韩靖北京南城,出了景泰地铁站向,穿过一条嘈杂的林荫路,在十字路口南侧有一个不起眼的大,这里就是北京珐琅厂,也是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传承基地。这座1956年建成的老厂以生景泰蓝而闻名,子角落里陈列的旧机器见证了这里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

  游客在景泰蓝精品展示厅参观广网记者 韩靖 摄

  6月11日,在珐琅厂一层的景泰蓝精品展示厅里,陈列着做工精美的景泰蓝艺术品,当日是文化和自然遗日,访的游客络绎不绝,而二层的景泰蓝生车间则显得格外安静,几十名技师正在各自的工位上专注地工作。

  景泰蓝点蓝工艺广网记者 韩靖 摄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制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并焊在胎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经过焙烧磨光镀金等加工工序而成的器物。

  阎坤正在工作广网记者 韩靖 摄

  车间里,坐在靠过道工位上的阎坤是一位掐丝工种的高级技师,她对照着设计图纸,用专用的镊子将柔软而有韧性的扁铜丝掐出各种图案。掐丝是重要一环,阎坤介绍,掐丝要和图纸高度吻合,图纸是面的,但胎型是有弧度的,这对接缝的处理要求很高,所以掐丝看似简单,但操作起还是很有难度的。

  阎坤正在和同事沟通掐丝工艺细节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今年59岁的阎坤在珐琅厂已经工作了40年,当年和她一起进厂的同事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说起为何能在一个岗位上坚持40年,她只说了两个字喜欢。

  这个工厂大对于儿时的阎坤说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父亲曾经也是这里的一位景泰蓝制作技师,时候,她经常跟着父亲车间里玩耍,高毕业后自己也到了珐琅厂工作。

  那个时候学徒要学3年,一个师傅要带十几个徒弟,所以要想学到真本事常常要偷学,白天师傅在做活,大家都在旁边看,等师傅做完了自己再边做边研究,那时候学徒靠的是悟性和灵性。阎坤说。

  阎坤经常用慢工出细活儿形容掐丝工艺,坐得住也是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她常常会专注手里的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至于忘记下班时间。而长期从事这项工作也让她在生活养成了善于观察的惯,阎坤说去赏花的时候,别人看的是颜色,而我看的是花的纹理,比如菊花分很多种,我都能用掐丝工艺表现出。

  工作人员对照图纸讨论工作细节广网记者 韩靖 摄

  随着时代的变迁,景泰蓝工艺的艺术性和创新性也在不断发展,如今的景泰蓝,早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印象传统纹样的瓶瓶罐罐,到首饰,大到建筑装饰,景泰蓝工艺都可以体现。但不管创意和功能如何变化,景泰蓝制作的传统工艺一直没有变。阎坤说,景泰蓝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动力源于一代代制作技师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热爱。